铁肩担道艺

当前位置:首页>>科研动态

“复盘式”教研活动下的教学反思

文章来源:机电工程系 发布者:张璇 发布时间:2017-06-15 阅读:

一、“复盘式”教研活动概述

 “复盘式”思想课题背景下校本教研活动首先要求教师备课时要课前“复盘”,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时先进行课堂预设,教研室老师共同探讨“教学目标是什么?课堂上应该设计哪些活动达到教学目标?课堂的重点、难点是什么?课堂的亮点是什么?如何使课堂更高效”等问题。上课老师根据研讨结果,填写“公开课”申请表,撰写教案。这样,对教学目标的确定、教学难点的突破、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等,都集中了集体的智慧。在公开课后,我们及时组织复盘评课交流活动,评课要以目标的达成、亮点呈现、存在不足的探讨为主。最后执教者将研讨结果进行整理,优化教案,作为下一轮上课教案。一人上课众人研讨、再次上课再次研讨,最终形成案例进行“成果型”说课,进行推广。“复盘式”思想课题背景下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流程(如下图)。

二、“复盘式”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反思

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反思呢?结合复盘式教研活动本人认为教学反思应分为“教学前的反思、评课中的反思、评课后的反思”三个阶段。

(一)课前复盘反思——教学前的反思

通过课前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研讨公开课的教学目标、亮点,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策略,填写公开课申报表。公开课《彩灯的PLC控制》的教学目标为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分析带有定时器的PLC教学仿真程序,能根据控制要求拟定彩灯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,逐步提高学生对系统的软硬件调试能力,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素养。

为了能达到以上教学目标,在教学设计过程主要采取以下几点策略:一是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采用“导学案”教学模式进行教学,“导学案”包含学生默写——教师演示——互动讨论——知识探索——实践探究几个模块。课堂上学生必须完成导学案,“导学案”在设计上采取了填空形式代替留白,这样的设计更注重知识引导;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仿真软件信息化资源和手段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,使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到任务的实施过程中;三是在采用小组分析讨论方式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学生传帮带的功能,提高课堂教学效果。

(二)“复盘式”评课——评课中的反思

在公开课后,我们及时组织复盘评课交流活动,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、亮点呈现、存在不足的探讨为主进行评课。复盘式评课一般分两步进行:第一步复述,第二步审查盘点。

第一步复述。回顾课堂,细化过程,填写复盘式评课表:

本次课教学亮点是“导学案”与教学软件的应用。教师通过“导学案”的引导,将任务中的教学目标以及所要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预先告知学生。让学生通过前期的预习、思考,更有针对性地学习,探究整个任务实施过程的方法与步骤,做到心中有数,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。第二步审查盘点,观察课堂,分析诊断。教研室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课堂亮点展开讨论,重点评价亮点的展现形式、教学目标的达成度,剖析成败得失的原因,研究改进教学的策略。

利用PLC教学仿真软件通过老师的直接示范操作与讲解,把任务实施的要求、注意事项直接告知学生或演示给学生观看,使学生直接接受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,从而加深印象,提高学习效率。

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,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,课前借助导学案提前对相关知识进行预习并完成知识准备任务;课堂上有效借助PLC学习软件、试验箱,了解项目实施的流程熟练掌握技能操作要求。

(三)评课后反思

“复盘”评课后结合听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总结反思,使教学经验理论化。通过彩灯PLC控制公开课课的教学,结合听评课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,总结提升形成以下几点体会。

(1)本次公开课通过“导学案”教学模式,让学生带着任务完成学习,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,同时也为教师在教学实施中提供一定的依据。

(2)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教学仿真软件,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教学效果突出。

(3)在实践探究环节对学生的分层教学,在项目设置时应不同层次练习,根据学生实际情况,让其有选择的完成,根据学生的完成难度给予加分,提升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究能力。

(4)将安全教育、职业技能要求与教学有效融合,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,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。   

(5) 不足与改进:课堂评价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,增加过程性评价;课堂中采用的是简单的彩灯控制案例,如果能提炼企业案例投入到教学课堂中,教学效果会更好。

三、结束语

教学反思可提高教师教学教研的水平,课堂教学的有效反思可以使以后的课堂教学更有效,教学反思贵在及时,贵在坚持,贵在执着地追求。以“记”促“思”,以“思”促“教”。这样每天实践一点、反思一点,日积月累,我们的专业素质就能得以成长,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。